智慧工地平臺作為彭埠街道數字駕駛艙的特色應用場景之一,以構建工作閉環機制、精準監督機制、信息流轉機制為重點,以“推進工地責任落實與制度落地,構建平安工地”為總體目標。
智慧工地平臺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:人員管理、勞務糾紛、警情分析、生產安全、綠色環境、健康防控等六大板塊。
通過人臉識別、智能監控、通道閘機等設備對工地人員進行實時監管,如人員出勤情況、陌生人員預警、運動軌跡追蹤等,并對工地人員構成情況進行分析,獲取流動人口相關數據。
對轄區內各工地勞務糾紛進行實時預警,展示轄區工地勞務糾紛發生情況及處置結果。加強非實名制人員勞務狀況監管,避免勞資糾紛惡性事件發生。
打通各部門、各科室、執法機關數據壁壘,實現數據信息流通共享,及時獲取轄區報警情況、報警處置率等相關信息。加強工地人員管理,明確主體單位管理責任。
反映工地安全巡檢任務進度、隱患整改率、安全帽佩戴預警、用電安全預警、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等。通過平臺實時預警,工地負責人手機端同步預警處置,形成處置閉環機制,提高工地安全生產管理能力,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發生。
通過接入揚塵、噪音數據,同時增加凈車出場識別算法,對工地環境指標進行評估及預警,提高工地環境治理能力,減少污染源,打造綠色環保工地。
打通健康碼系統數據鏈接,實現人碼合一,實時展示工地人員健康碼情況,發現黃碼、紅碼人員自動報警,建立工地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。
應用智能視頻分析、物聯網技術和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技術,實現對建筑工地的人員監管、設備安全監管、特殊區域監管、主體責任監管等。
整合安全帽識別系統、門禁系統和防疫系統,同一終端同時實現多系統多維度聯動檢測。若檢測到未佩戴安全帽則無法通過門禁;若檢測到黃碼、紅碼人員自動報警。
對工地人員活動進行實時監測,自動識別違規行為,及時作出預警,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。并且具備軌跡追蹤功能,活動軌跡全程可回溯,便于風險研判和應急處置。
打通了上城區各職能部門、彭埠街道各科室、以及施工企業多方數據壁壘,實現信息互通、數據共享,提高協同作戰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,落實企業主體責任,強化街道遠程管理、精準監督機制。
彭埠街道智慧工地平臺以安全監管制度為核心,以物聯網技術為手段,將科技力量與安全監管制度緊密結合,打造綜合型智慧工地管理平臺。實現了政府部門資源整合與信息共享,建立了一套工地生產安全預警反饋機制,營造了工地綠色作業環境,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監管責任,提高街道對工程現場的遠程管理能力,提升主體單位對工程現場安全隱患的處置效率,嚴抓安全生產,促進地區和諧發展。